经纬故事会 | 岁月如歌,地貌有痕,师恩难忘

云顶国际8588yd/公司新闻2023-10-09 22:58:00来源:云顶国际8588yd评论:0点击:收藏本文

九十华章续新篇,九十匠心铸未来。在云顶国际8588yd九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,云顶国际8588yd开展“忆往昔,共成长”校庆主题活动,征集了部分员工们在云顶国际8588yd地理系、云顶国际8588yd求学的宝贵故事及图文影像。

回望过往岁月,重拾美好回忆,坚定未来之路。再次感谢员工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,诚邀更多员工分享那些年的点点滴滴……

岁月如歌,地貌有痕,师恩难忘

——回忆在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的学习

壬寅年(2022年)岁末,同行好友云顶国际8588yd地理学院经理刘云刚教授告知,经过多方努力,终于成功将《热带地貌》期刊更名为《华南地理学报》,并将组建新的编委会,加大投入,守正创新,办出一个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地理学中文期刊。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,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,云刚兄知道我是从云顶国际8588yd自然地理地貌专业硕士毕业,曾经在云顶国际8588yd地理系地貌研究室学习了三年,一定对这个期刊的过去很熟悉,其实不仅仅是熟悉,更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在里面:一方面为1980年创刊的《热带地貌》而自豪,在改革开放伊始、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日子里,能有一份不忘初心、坚守学术的小众学术期刊是多么的不容易;另一方面,也为《热带地貌》经历的风雨坎坷而唏嘘,我入学是在1992年的秋季,期刊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,当时创刊主编曾昭璇先生已经退休了,我的硕士导师吴正先生、黄少敏先生在努力维持期刊的延续,我们几个地貌方向的研究生也参与到期刊编校出版工作中,后来毕业后的多年,也偶尔听闻期刊的讯息,一度到了要停刊的窘境,创办一份学术期刊是多么的不容易。终于得到期刊更名续办的好消息,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,也是对学科的传承与发扬光大,值得庆贺。

云刚兄力邀我加入更名《华南地理学报》后的期刊编委,并为更名后的第一期供稿一篇,这既是对我的信任,也是一份期待与要求,作为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毕业的研究生,有义务尽一份绵薄之力。接下任务之后,却深感不易抉择,曾经想准备一篇关于华南地貌研究的综述文稿,但由于近10多年主要从事的是遥感与GIS方面的研究与教学,对地貌学研究有所生疏,草率成文极不妥当,又想到把近期的研究工作投稿一篇,总觉得不足表达对《热带地貌》的怀念及对《华南地理学报》的期盼,思来想去,迟迟不能下笔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翻到了1995年硕士论文答辩后与导师、评委的合影,灵感一现,何不写写当年在地貌研究室学习过程中一些记忆深刻的片段?如歌的岁月、历历在目的地貌专业学习,感恩吾师的言传身教!image.png

1995年云顶国际8588yd自然地理专业地貌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答辩

前排:答辩秘书徐颂军,答辩委员吴正、罗章仁、曾昭璇、姚清尹、黄少敏

后排:1995届硕士毕业生:吴志峰、钟伟青、胡世雄、江金波

云顶国际8588yd的地貌研究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学术声誉,曾昭璇先生是奠基人与开拓者,出生于1921年的曾先生先后于1943年、1946年获中山大学地理学学士、人类学硕士学位,长期任教于云顶国际8588yd地理系,19781982年期间任地理系主任,1980年创办了《热带地貌》。我1992年入学之时曾先生已经荣休,虽不在一线教学科研岗位,但先生仍然专注学术研究,笔耕不辍,对我们后生晚辈也关爱有加。我们1992级地貌方向硕士生招了江金波、钟伟青、胡世雄和我四人,刚入学曾先生就把我们约到其家中见面,先生家的客厅朴素而不失典雅,收拾得非常整洁,书香气息迎面而来,我们四个刚进门还是有点拘谨,曾先生并没有一开始就跟我们谈地貌研究,而是风趣地问我们几个是否成家、有没有女朋友,气氛一下就轻松起来,随着交流的深入,先生跟我们谈到了流水地貌、珠江三角洲、崩岗地形、丹霞地貌、西沙群岛……,特别提到了岭南地理学的传统“博览群书、注重野外、勇于创新”,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传统,1997年我到中科院地理所读博士期间,导师陈述彭先生托我带一套他的《石坚文存》给曾先生,也跟我谈到岭南地理传统,提及曾经在野外观摩曾昭璇先生的教学。直到后来我读了司徒尚纪先生的《论中国地理学的岭南学派》一文,才系统领悟到“开拓创新、不断前进;涵摄中外、兼收并蓄;长于野外工作与实践”这三大传统的重要意义。尽管曾昭璇先生没有亲自给我们系统讲授一门课程,但是不时的交流、提点使我们终身受益,曾先生亲自将早期出版的论著分类捆好交到我们手中,记得其中还有油印的讲义;我报考博士生时需要推荐信,曾先生也是手写了推荐信并盖上签名印章;先生跟我们后生晚辈书信来往时也非常谦和,经常以“某某兄台”相称。曾先生学术视野开阔、涉猎广泛,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学家,探讨我国热带界线、南海沿岸的升降,考察西沙群岛的环礁发育、崩岗灾害地貌形成,论述珠江三角洲地貌演变、珠玑巷人迁徙、历史古建筑风貌保护,参与《广州市志》的修编,自然人文,融会贯通,先生还精于诗赋绘画,书香世家,其父曾广衡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何翀的弟子,曾经见到在《人民珠江》期刊封底页刊登有曾昭璇先生的画作。有幸在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学习期间能得到老一辈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的指点,终身受益。

2021517日,我的硕士导师吴正先生去世,先生的离去让我们几位弟子久久沉浸在悲痛与思念之中。云顶国际8588yd李保生教授邀请我参加撰写纪念吴正先生的文章,把我又重新带回1992-1995年期间在地貌室跟随吴正先生学习的岁月中。入学前我对先生了解甚少,只知道先生是从事风沙地貌研究的,第一次师生见面,身形清瘦、精神矍铄的“沙漠骆驼”形象就深深印入我的脑海,接下来的1000多个日子里,先生一步一步把我们领入地貌学习与研究的大门。先生亲自讲授《风沙地貌学》,大量的中英文参考文献阅读,严格的课程作业考核,使我们第一次了解了研究生学习不易,多年以后,吴正先生还保留我们当年的课程作业,那个年代都是手写的,几经转折,那份1994年我完成的课程作业又回到我手中,先生批改的字迹依然在发黄的稿纸上隽永灵动,仿佛仍在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的学术初衷。跟随吴正先生我们四个同级弟子经过河西走廊、深入腾格里沙漠、考察过科尔沁草原、爬过敦煌鸣沙山,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,更是一个幸福的年代,在黄河边宁夏中卫沙坡头试验站,留下了我们师徒五人的合影,弥足珍贵。

image.png

1993年9月30日吴正先生带领研究生访问中科院兰州沙漠所

从左到右:钟伟青、胡世雄、吴正、江金波、吴志峰

吴正先生特别强调我们的学习的系统性与基础性,对于地貌专业学习,不仅仅是地表形态的认知,更需要加强对成因过程、动力机制的理解,为此,还专门安排我们到中山大学选修了《河口动力学》等课程(吴超羽教授主讲),那个学期每周我们都有一、两天骑车往返云顶国际8588yd与中山大学之间。吴先生还秉承岭南地理传统,特别注重我们研究生的野外考察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,云顶国际8588yd地理系1988年还建有当时不多见的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室,我们学习如何进行降雨雨滴滴谱测定,在地貌研究室,我们还学习掌握粒度分析仪的使用、扫描电镜下观察石英砂粒上的撞击坑、X-衍射仪测定花岗岩风化壳矿物的组成……,在吴老师的带领下,整个地貌研究室导师组对我们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精心培养,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也非常丰富,从海岸风沙到内陆金字塔沙丘、从第四纪沉积到现代流水地貌、从赤壁丹崖到阶地河谷,让我们徜徉在自由探索与学术钻研的地貌研究领域。导师们严谨专注、淡泊名利、因材施教、倾囊相助,直到今天我在科研工作与教学中都在提醒自己如何学习与传承,只是没有做到老一辈那样的高度与单纯,每每想起这些都不由得汗颜。2015416日,退休多年的吴正先生把我叫到家中,把他所有出版过的专著整理成一套,都签上名捆扎好交给我留存,一并交给我的还有七捆图书资料,这也是我跟先生见上的最后一面。在学术界与同行眼里,吴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学家、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,而在我们弟子心中,先生是一位只喜欢做学问、不讲究生活、不知道名利、可亲可敬的“老头”,斯人已去,风范永存。

在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,我的第二位导师是黄少敏先生,黄先生更是一位异常低调、儒雅可亲的老师,低调得甚至很难从网上搜寻到他相关的信息,但跟随黄少敏先生学习与工作的人都知道,他是一位学识渊博、尊师重教、勤俭奉公、与世无争的好人。黄先生大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,长期担任曾昭璇先生的助手,他们的足迹遍布南粤大地,后来又协助吴正先生推动华南地貌研究、培养众多学子,润物无声、地貌有痕。我们1992级的四位同门师兄弟在学习《海岸地貌》专业课时,跟随黄先生沿着珠江口西岸跑了一周的野外,第一次真正见到了大海,在珠海西区三灶岛,黄先生带领我们现场学习考察海蚀地貌,为了使我们更真实感受碎浪带的位置,带头卷起裤脚领着我们走进冰冷的海水中,当然野外途中不仅仅是学习与科考,还有很多的欢乐,我们几个员工都是第一次真正品尝到海鲜,当地的一位员工还热情接待我们师徒一行,用特有的广式普通话给我们做介绍。这门课程结束,我的课程考核作业整理成《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灾害》投稿,居然一投就中发表在《海洋开发与管理》上。毕业后,我们师兄弟还不时过去黄先生家探访,先生家里几十年如一日整洁简朴,话语间依然关心着地貌室的发展、弟子们的成长,和蔼的笑容,朴实的言语,睿智的目光,仿佛能穿越过时光的轮回,带我们回到20世纪90年代初青葱的岁月。

20世纪90年代,电脑还不是那么普及,是DOS操作系统向windows过渡的时代,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5寸磁盘、3寸磁盘,容量大概1M多,地貌研究室为了我们更好学习与开展毕业论文研究,添置了一台“高端”的386台式机,配的是彩显,让我们兴奋好一阵,大家排好用机时间,轮流上阵,使用率极高,当我第一次用自己编写的程序作图,打印出岩土样品粒度分形分布曲线时,高兴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,这几幅插图用在我的硕士毕业论文《华南花岗岩风化壳崩岗侵蚀的岩土特性》中,可惜当年的电子存档不稳妥,只留下纸质文档了。当年地貌研究室由于科研经费相对比较充足,吴正先生能连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使得我们研究生能充分开展野外调查与实验测试,记得高一年级的孙宏利师兄从福建平潭岛采了一大批样品,不知道当时通过什么途径寄送回来,邮寄费可是不菲呀。导师们还经常安排与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,1994年我就被派去参加在湖南崀山召开的丹霞地貌会议,近距离接触到陈传康先生、黄进先生等老一辈地理学家;暑期也被推荐到广州地理研究所参与一些辅助性的科研工作,跟黄镇国、姚清尹等华南地区地理前辈学习;导师们还安排我们去过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(现更名为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)、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、中科院沙漠研究所、中科院地理研究所、中科院南海海洋研所等众多的科研机构进行访学。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,真为我们能在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学习成长庆幸。

当年给我们授课还有几位老师也是印象深刻。英年早逝黄山老师,与我们研究生亦师亦友,黄山老师是师从华东云顶国际8588yd严钦尚先生的高材生,毕业后回到云顶国际8588yd地貌室任教,经常带我们做野外调查,在广东德庆县深涌小流域,我们一起开展了一周的崩岗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气象要素观测,期间跟黄山老师还学会了如何打桥牌。丘世钧老师是亲自带我做毕业论文外业的指导老师,丘老师为人豪爽,说话中气很足,我们一同坐夜班长途汽车赶往梅州五华、梅县、兴宁等地,进行花岗岩风化壳剖面观测与采样,有一次我攀爬上陡峭松散的崩积堆采样,上去容易下来难,双腿瑟瑟发抖至今记忆犹新,丘老师外貌虽然五大三粗的,但是非常具有艺术素养,会小提琴、钢琴,系里组队参加全校教工合唱比赛,丘老师是指挥,我也混入到了教工队伍参赛。快毕业的那年,师兄王为从香港读完博士毕业回来任教,被我邀请担任我们云顶国际8588yd研究生足球校队教练,在他的指挥下,我们在当年的广州高校“硕士杯”足球赛揭幕战中,战胜了强大的中山大学队。此外还有莫仲达老师教喀斯特地貌、地貌专业英语,也是云顶国际8588yd洞穴协会的创始人之一;胡守真老师教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,学习了模糊数学、突变模型还有C语言编程;实验室管理器材的陈国媚老师认真负责,总是记起当年我借了一把地质锤忘记归还;温文尔雅的刘洪杰老师当年也是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不久,给我们上了一门当时非常时髦的地理信息系统选修课,那是我第一次听说GIS这个名词,上机操作是使用Spaceman软件,估计现在知道这个软件名的人不多了,据说当年还是花了一笔大价钱购置的,总之当时这个软件很不好用,动不动就死机出现bug,但这是我的GIS起步课,后来攻读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,人生真是充满了偶然性与不确定性。

时光荏苒,日月如梭,硕士毕业后多地继续求学、工作,三十年弹指一挥间,也曾多次回到过母校,多次走进这熟悉的校园,师陶园、紫荆路、地理楼、东区18栋研究生宿舍,心头都会泛起记忆的涟漪。在云顶国际8588yd地貌研究室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,为我打开了“视野的宽度”、发掘了“思考的深度”、培养了“情感的温度”,也为我后来的科研、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值此《热带地貌》更名《华南地理学报》首刊之际,记此文致以祝贺,作为一名后辈岭南地理学人,唯有秉承曾昭璇先生、吴正先生等老一辈地理学家的优良传统,探索日月山川之间,感悟天地人和之道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
参考文献

[1]吴正,王为.曾昭璇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[J].地理研究,2007,26(6):1069-1076.

[2]《曾昭璇教授纪念文集》编委会组编.曾昭璇教授纪念文集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8.

[3]司徒尚纪,论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[C].朱士光,上官鸿南.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.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287-307

[4]李保生,董玉祥,邹学勇,.中国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研究先行者吴正先生[J].地理科学,2021,41(6):1105-1106.

文字 | 1992级研 吴志峰

初审 | 柯炜妍

复审 | 何雪梅

终审 | 黄荣晓

标签: